国内6大CPU厂商,你知道哪几个?
国产六大CPU厂商分别为龙芯、兆芯、飞腾、海光、鲲鹏、申威。你知道的哪几家厂商,各厂商有什么特点为呢?
一、龙芯
龙芯诞生于2001年,是中科院的嫡系部队,最大的特色就是自主架构。
龙芯最开始基于海外的MIPS架构魔改的,后期研发了自主可控的LoongArch架构,实现了纯国产化,不再依赖任何海外的架构。
目前龙芯已经迭代到了3A、3B、3C系列,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,勉强算的上高性能通用CPU,可以集成4个以上的64位高性能处理器核。
最新发布的龙芯3A6000采用了12nm工艺制程,架构也从gs464升级到la664,达到了英特尔的11代酷睿的水平,也相当于AMDzen3的水平,可以看出龙芯的进步还是很大的。
二、兆芯
兆芯成立于2013年4月,总部位于上海,是上海国资和台湾威盛电子合资企业。
兆芯基于X86架构,适配Windows操作系统,生态方面具备优势,但是性能一般。
旗下拥有“开先”、“开盛”两大系列CPU。
兆芯最新研发的开先KX-7000系处理器,采用了8核心架构,频率可以达到3.7GHz,比上一代计算性能提升2倍,集成了高性能的GPU,支持多款硬件编解码特效,图形性能是上代的四倍。
三、飞腾
飞腾CPU由中国长城控股,曾先后尝试X86、Epic、SPARC、ARM四个指令集,目前采用了ARM V8架构。
飞腾CPU,产品线丰富,拥有覆盖桌面、服务器和嵌入式等领域的完整产品线。
最新的桌面级CPU为腾锐D2000,最高主频为2.3GHz,集成8个高性能处理器内核,兼容64位ARMV8指令集,相当于英特尔酷睿第九代。
服务器端的腾云2500,64核产品性能已经与英特尔主流E5部分产品性能相当。
四、海光
海光成立于2014年,是国产服务器CPU龙头企业,实控人为中科院计算所。
海光CPU同样是基于X86架构,但是这个架构是通过AMD获得的,并且AMD占股达到了51%,所以说自主程度也是受到了很大限制。
并且后续升级存在着一定的难度,因为AMD只是授权了上一代架构Zen,最新的架构并未授权。
目前海光的CPU主要是面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,由三星电子代工。
海光的性能还是不错的,但是最大的难题依然是自主可控,如果海光的CPU在性能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后,威胁到英特尔、AMD时,必然会受到打压限制。
此外,海光还处于美国商务部的“实体清单”中,AMD已经不再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了,海光后期的产品和迭代要靠自己摸索。
五、申威
申威的CPU主要用在超算领域,早期采用海外的Alpha架构,目前正在拓展自己的SW64指令集。
申威也推出了申威8A服务器芯片,相当于英特尔中端水平。
六、鲲鹏
鲲鹏是华为海思旗下的CPU品牌,主要定位于服务器应用。
2019年1月,华为发布了鲲鹏920高性能处理器,采用了台积电7nm工艺,基于ARM架构,是业内第一款7nm ARM架构处理器。
华为的研发能力有目共睹,性能及生态这一点我们不用怀疑,但是鲲鹏处理器同样存在自主性的难题。
华为购买了ARM V8架构,但是最新的V9架构没有得到授权。
六大CPU厂商分析
龙芯自主性最强,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,但是生态比较落后,适合党、政、军领域,作为个人电脑使用的话,消费者依然不太满意。
海光、兆芯基于X86架构,依然受限于英特尔、ADM,如果要支持国产那采用龙芯就好了,如果要性能和生态,那直接购买英特尔不就好了,夹在中间更为尴尬。
鲲鹏、飞腾基于ARM V8架构,无法升级到ARM V9架构,性能不能突破,生态不够完善,很难在个人PC市场得到认可。
申威的架构有了一定的自主性,但是同样面临着性能和生态难题,
第一、自主可控
纯国产电脑,搭载自主可控的纯国产CPU。
第二、性能
与英特尔、AMD性能相当,
第三、生态
个人电脑最大的生态就是Windows,国产CPU搭载麒麟,统信系统生态与windows生态相当,
2024年税务系统台式计算机及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入围项目
采用了龙芯处理器3A5000,飞腾处理器D2000,兆芯处理器KX-6780A,海光处理器3350,鲲鹏处理器麒麟990,我公司入围前四款CPU处理器;
广东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GuangZhou LinZe Technology Co.,LTD.
全国免费服务电话:4008-520-866
电话:020-85260789 13902308107
微信号:2278502152
总部地址: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彩频路9号304
工厂地址:广州市南沙区骏马大道19号斯泰克科创中心1号楼8层